期中考已經結束,孩子們都陸陸續(xù)續(xù)地知道了自己的成績。朋友圈里不少“凡爾賽式”家長已經開始在炫娃成績了:
也有家長說,孩子一回到家,就垂頭喪喪喪喪喪喪喪喪氣,問她考的如何。
許多家長懂得如何夸獎成績達到預期的孩子,也知道不該一味責罵貶斥成績亮紅燈的孩子,但是很少人教他們如何正確與沒考好而產生挫敗感的孩子溝通。
別說像電影里那樣鼓勵孩子重新振作了,要是一個不小心說錯話,沖突起來,孩子轉身鎖門拒絕溝通,弄得兩頭不愉快。
你的安慰屬于哪種類型?
當孩子拿到成績覺得很挫敗,向你尋求安慰和支持時,你會說些什么呢?如果你直接說:“沒事,下次再努力一點就好,晚上帶你吃頓好的?!蹦敲茨愕陌参烤褪菍儆?/span>情緒消除型。
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·戈特曼(John Gottman)將安慰他人的方式分為兩種:一種是情緒消除型(emotion dismissing),另一是情緒指導型emotion coaching)。
● 采取情緒消除模式的家長,認為悲傷、憤怒、沮喪這些都是壞情緒,應該極力逃避,他們會試圖通過轉移注意力或者勸告孩子“忘了這件事吧”來改變淡化孩子的感受,或要求孩子要開心點。
● 采取情緒指導模式的家長,則會把孩子的這些情緒都視為是很正常的表達,他們會運用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去理解和接納孩子們的這些情緒,引導他們表達感受。并借此機會與孩子產生情感連結。
約翰·戈特曼在他的著作《愛的博弈》中指出:一項針對三四歲孩子的研究發(fā)現,5年后,指導型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,在學業(yè)上表現得更好,和同齡人的關系更好,身體更健康,行為問題更少,這與他們高超的自我平復能力和集中力有關。
采用情緒消除模式的家長,首先想要直接消除孩子的消極情緒,這是一種否定、不接納和孩子情緒的態(tài)度,因此這種安慰效果甚微。
而情緒指導模式的家長,會首先引導孩子表達出感受,并給與理解和接納。當孩子感受到被無條件接納與理解,面對挫折才更容易恢復信心。
情緒需要時間消化,而不是消除。
當孩子考砸了悶悶不樂,別馬上說“沒關系”,而是先聆聽孩子的感受,同理孩子的心情,肯定孩子的努力,讓孩子的情緒先完整沉淀下來。
正如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海姆·G. 吉諾特(Haim G. Ginott)所說:“理解要先于建議,引導才會有效?!?/span>
消極情緒也并非洪水猛獸,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積極意義的。每一次失敗造成的心情抑郁,并夾雜著不安、憂慮和氣憤,當這些情緒處于中等程度,就會刺激孩子的作出改變的行動。
你的解釋風格影響孩子的思維
經歷失敗、心情郁悶、不斷嘗試做出改變直到成功,這就是一種讓孩子獲得掌控感的過程。
不過孩子遇到挫折,一種情況是像上述那樣越挫越勇,另一種則是一蹶不振,甚至發(fā)展出自己干啥啥不行的習得性無助感。
所謂習得性無助(Learned helplessness),指的是人或動物接連不斷地受到挫折,感到自己對于一切都無能為力,喪失信心,陷入一種無助的心理狀態(tài)。
造成這種明顯差別的主要原因,往往就取決于父母的態(tài)度與看法。
“積極心理學之父”的馬丁·塞利格曼(Martin Seligman)認為,形成樂觀的“積極思維”的關鍵是解釋風格(explaining style),也就是對事件產生原因的習慣性看法。
當孩子解釋為何某一件好事或壞事會發(fā)生在自己身上時,有三個維度需要考慮:
● 永久性:即事情的起因是否會始終存在;
● 普遍性:即起因影響許多情況;
● 個人化:即起因就是我,而不是其他人或其他情況。
? 舉個例子:當孩子數學考得很差,回到家沮喪無比地表示:自己是永遠也考不到平均分的。這時候,家長安慰道:“沒關系,媽媽以前理科成績也不好,看來你也不是學數學的料。”
這種看似貼心的安慰,實則是一種扎心的消極悲觀的解釋風格,把孩子考得不好歸因到永久性(永遠也考不好)、普遍性(再怎么努力也沒用)、個人化(沒有數學細胞)這類難以改變的維度。
而積極樂觀的解釋風格,則將失敗解釋為暫時的(一時的)、特殊的(偶然發(fā)生)、非個人化的(能夠改變的)——例如:“這次期中考沒考好,但只要認真分析錯題,很快期末考一定可以進步。”
無論是樂觀還是悲觀,都可以在后天被“習得”的。當家長安慰孩子時,記得采取積極樂觀的風格解釋,讓孩子養(yǎng)成樂觀的“積極思維”。
接納理解孩子的情緒,引導孩子形成積極的解釋風格,之后再進行具體學科的考后復盤,讓孩子學會將這次挫折化為進步的動力,更加努力投入到接下來的學習,相信期末考可以逆風翻盤的!